手工皂基本概念篇~趴萬
天然手工皂的成份十分簡單,基本原理就是:油脂+鹼水=>皂+甘油,不加任何防腐劑及
化學添加物,並於製造過程中自然產生天然甘油成份,而天然甘油是分子小易吸收的絕
佳保濕劑,對肌膚非常溫和,使用手工皂清潔肌膚後不乾澀,滋潤卻不油膩。屬天然的界面
活性劑,抹在身上一沖就乾淨,不但不會在皮膚殘留,造成皮膚過敏、乾癢、脫皮等常見的皮
膚病變,沖掉皂的水 在大自然中會自然分解,不會對環境造成傷害!無化學殘留。這就是無
形中在做環保工作。手工香皂裡的鹼性物質一般採用取自於海鹽成份的「氫氧化鈉」(NaOH)
,另外當然也可使用其它如:氫氧化鉀或碳酸鈉等鹼質。除此之外,一般自然界的油脂為三
酸甘油酯, 也就是甘油與長鏈脂肪酸所形成的酯類, 會在鹼性環境下水解成甘油與脂肪酸離子
,所以~「水」扮演了溶化鹼性物質及水解過程的重要角色,成了製皂中不可或缺的材料。
*手工香皂的製作工法可分為以下四種:
(一) 冷製法 (Cold Process)
以油脂+(氫氧化鈉+水)於常溫或低於50度條件下所製成的皂,完成後的成品稱為「冷製皂」
或稱「CP皂」,至少需放置2~6星期以上,等皂的鹼度下降、皂化完全後方能使用。
(二) 熱製法 (Hot Process)
如果等不及3星期以上才能使用,可以用熱製法來操作,完成後的成品稱為「熱製皂」
或稱「HP皂」。將製皂材料加熱,藉由外加的溫度加速皂化反應速度,所以做好的皂
可立即使用。
(三) 再生法 (Rebatching)
如果對冷製皂成品不滿意或想塑成另一種形狀,可以將冷製皂刨絲加熱融化、重新塑模,
此種方法做成的皂為「再生皂」,完成後視含水量需放置晾乾,並視皂化狀況降鹼後即
可使用。
(四) 融化再製法 (Melt & Pour)
利用現成「皂基」加熱融化後隨心所欲創作的皂。皂基是已經皂化完成的皂,本身就可以
使用,所以做好的成品當然也可以馬上使用。完成後的成品稱為「融化再製皂」或
稱「MP皂」,由於大部份是透明皂,所以也稱為「透明皂」。融化再製皂(透明皂)的變
化很多,豐富的色彩和添加物、香精,常能有令人驚艷的效果,而且它的製作過程單純,
12歲以下的小朋友在有大人的陪伴下也可以操作,很適合親子同樂。 ~(待續)~
___韓儷~手工皂.皂型教學___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